請說明在後現代詮釋學氛圍下,今天如何能夠以語言表達出基督教的神學論述?

一、 緒言
         在後現代主義的社會中,要以語言表達出基督教的神學論述不但要接受後現代思潮在文學、哲學、語言學上的挑戰,也要將後現代社會(後工業時代科技社會)所締造的大眾文化和價值觀納入考量。在面臨後現代詮釋學的挑戰時,我們一方面要了解其背後的哲學思想,一方面也在這樣的衝擊下進行反思與回應---我們所要堅持的信念是什麼?神學語言要如何實踐在後現代社會?我們是否能在後現代詮釋學的挑戰下對內作出部分反省和調整,對外以語言作出有力的神學論述?
         身處後現代詮釋學的氛圍,我們自然有我們的堅持和立場,我們不應該去迎合後現代思想,也不應該扭曲聖經真理。但我們仍然可以從後現代思潮中檢視自我、針對後現代思的前提作出回應,並且顧及當代的文化,以適切而合乎中道的方式讓人在我們的神學論述中遇見上帝。
二、 後現代詮釋學的挑戰

2.1後現代詮釋學的特點
         後現代詮釋學即是一種受到後現代思潮影響的詮釋學。從康德的哲學餘波,到尼采、傅柯、德希達、理查˙羅迪、艾可的後現代主義思潮,我們可以發現後現代詮釋學有以下幾個特點:

I. 後現代詮釋學只對「現象界」作詮釋,而認為「本體界」的詮釋是不合法的。
II. 沒有客觀真理,真理是主觀和片面的(subjective and perspectival),文本的意 義被不同的社會文化立場和時間點所塑造。
III. 具有反基礎主義特徵,崇尚多元、開放的詮釋。
IV. 認為語言建構的觀念背後有權力鬥爭和霸權主義,於是看重詮釋的多元、平等、自由。
V. 語言被視為社會約定成俗的媒介,不斷在改變而沒有固定結構,於是抗拒文學中的結構主義(structuralism),倡導解構主義。
VI. 認為文本意義與詮釋的關鍵在於讀者,因為「作者已死」,原意不能被得知。
VII. 語言沒有指涉外在事物和承載意義的功能,只具有內指性功用(self-referential),無法將固定的實體告訴我們。
VIII. 強調真理的實用性,語言的意義只在有用的法則中尋得,是相對和多樣的。

2.2後現代詮釋學氛圍下的危機
         若從釋經學歷史的角度來觀察,可以發現早從希臘教父時期就有以讀者主觀領受來詮釋聖經的寓意解經(Allegorization),然而後現代主義者不但否定客觀真理的可能性,也否定經文有任何固定的「信息」。在後現代詮釋學的氛圍中,會使得聖經的意思變得莫衷一是、眾說紛紜。不但會扭曲上帝啟示中不變的原則和教義,更為異端邪說留下了合法的立足之地,使它們能夠堂而皇之地曲解聖經,使人遠離神的心意。而且後現代主義者否定作者原意的存在,其實就等於否定神啟示的存在一樣。

三、 基督教神學立場的回應

3.1基督教神學的立場
         基督教神學應當持守的是實體的客觀性(Objectivity of Reality)、歷史的目的性(Purposefulness of History)、語言的指涉性(Referential Understanding of Language)、真理的相符性(Correspondence Theory of Truth)。(蕭保羅:神學的視野)在基督信仰的大前提中,我們接受了一個絕對的客觀存有---「神」的存在,而在神的帶領中萬物都按神的目的演進,人間語言能夠把客觀實體裡面和背後的意義直接形容出來,以致於我們可以用命題的方式來呈現前述與客觀實體相符的真理。

3.2對後現代主義的批判
         站在這樣的立場下,我們可以對後現代本身的矛盾進行檢視與批判。後現代「把相對絕對化,把絕對相對化」(唐崇榮),是將自己的「合法性、正義性和自我正確性建立在他人的不合法、非正義和荒謬上……這是一種循環論証法,它……非常理性地培養人們的非理性」(程巍:疾病的隱喻,譯者卷首語)。推到極致只有兩種可能:一是社會完全失序,一片混亂,二是利用「反排他主義」去排斥異己,形成一種新的霸權說明(沃佛:擁抱神學)。因此,後現代主義作為對基礎主義的反動,頂多只能反省基礎主義,而不能完全拆毀它。我們永遠要一個絕對,才知道何謂相對。
         「絕對」的標準何在?從實體的客觀性(Objectivity of Reality)和歷史的目的性(Purposefulness of History)來看,基督教確實提供了一個答案,那就是聖經中所謂「神」的標準,這一點是我們必須接納的大前題。

3.3從神的超越性看語言的指涉性
         後現代主義將現象與本體割離,主張本體界是我們無法探討的,為神的超越性留了很大的空間。我們因此可以順水推舟,在聖經中「神」的標準下說明神的超越性正使祂可以超越語言的限制,在超越中展現臨在,與人相遇;神以其絕對的自由,遷就(accommodate)人類的理解力,使用人可以懂的語言,將自己啟示給人。人間語言雖不能完全透切地(exhaustively)將神的真理表達出來,但卻足夠(adequately)表達神的真理,使我們可以藉著人間語言真實地(truly)認識真理。

3.4語言的有限不影響其指涉性
         其實神的很多屬性都是無言語可形容的。例如聖經及教會傳統中有不少詞彙用來描述神:「主」、「天父」、「至好朋友」、「良人」,其中每個詞都表達了神人關係一部份的性質,但沒有一個可以精準描述神。(語言的類比性)然而即便如此,沒有一個基督徒會因此而困擾;神人的真實相遇,並不因語言的限制而受阻。當我們承認實體的客觀性時,我們可以發現有限的語言確實可以充分地指向客觀的真理和實體,使人能「主體性地經歷客觀存在的上帝」,卻不會落入後現代詮釋學氛圍中主觀詮釋的錯謬。

3.5作者雖死,聖靈永在
         後現代主義宣稱「作者已死」,但神的工作是超越的。聖經的作者雖死,但背後最終的作者---聖靈,卻是活的,並且持續使用聖經向人類說話,因此我們不可忽略聖靈的旨意。(史督華、費依:讀經的藝術)

四、 謙遜與堅信的基督教詮釋學

4.1後現代與現代主義詮釋學可能產生的錯誤
         後現代詮釋學的錯誤就是放任讀者任意詮釋,反面來看,現代主義詮釋學的錯誤,就是容許人的理性操縱整個詮釋的過程。他們以理性為最後準繩發展出種種的「聖經批判學」,以語言、文字、文法和歷史為技術性工具來批判被視為「客體」(object)的聖經文本,卻沒有看見上帝是無法被理性囿限的。
         其實不管走在哪一種極端,都是一種驕傲和霸權,漠視了他者的聲音。追求確切性的基礎主義者可能會企圖掌控文本,甚至將自己評論的重要性高舉於文本之上;後現代主義所宣稱的「作者已死」,終究也是忽略了作者的主權,拒絕承認文本的他者性。

4.2基督教神學在後現代詮釋學下的反省
         後現代詮釋學下的解構主義可以使我們反省我們所持守的基礎主義,當我們高舉「啟示性的基礎主義」(revelational foundationalism)、肯定客觀真理存在之際,我們也必須明瞭我們的理性有主觀成分的存在,在謙遜的態度中明白自己不是意思的創造者,而是接受意思的人。這樣的反省一方面可以提醒我們在神前我們仍有犯錯的可能,積極來講我們也才能夠在祂越照越明的啟示光中,「等候」文本、接受更新的了解。

4.3「盼望詮釋學」
         范浩沙說:「我們的知識必須因著謙遜而變得緩和,而我們的懷疑必須被堅信所平衡。」在後現代詮釋學的氛圍中,我們應該學習謙遜,在堅守自己立場的同時多方傾聽他者的聲音,並讓文本試驗我們的解釋理論。如此,我們才能了解---神、文本、他者和自己。我們是在「盼望」的引導之下,踏上正確的詮釋旅程---在人的知識「尚未」不受限前,文本的意思也不可能完全,我們只有謙遜地抓住暫時實現的應許,並且不斷盼望更新。另一方面,我們雖然現在無法獲悉絕對知識,但足夠完整的知識卻不是不可能達成的,因為我們已經因為基督得著不能震動的國。在這些已實現的可知事物上,我們知道我們能夠以堅信的態度持守和放膽宣講。在謙遜和堅信的平衡中,我們才能夠在後現代詮釋學氛圍下堅定站立,並且「靈巧像蛇、馴良像鴿子」(太10:16)地向人表達我們的神學論述。

五、 知己知彼的神學表達

5.1瞭解後現代社會下的大眾文化
         了解後現代詮釋學並且做出回應、批判與反省後,我們也要了解身處後現代社會下一般人民的價值觀,好使語言能夠透過最合適的方法傳達出我們的神學論述,並且擴張我們的境界,在語言表述中落實福音的全球化。除了後現代主義所帶來的影響外,後工業時代科技社會的文化也影響著人民的價值觀。後現代社會的特徵如下:

I. 以商業為本體,著重消費,人也被物化成商品,透過「形象」來推銷。
II. 社會以經濟掛帥,物質主義至上、個人主義擴張。
III. 日趨專業的分工方式加深人與人之間的疏離。
IV. 人們習慣於感官上的刺激,重視主觀新經驗,思想變得平面化而缺乏深度。
V. 人們滿足於短暫的慾望滿足,不承認絕對的真理和價值。

         綜合後現代思潮和文化現況來觀察,思想方面人們著重感受與經驗,不接受絕對真理;人際方面人們變得孤單疏離、自私自利,以滿足慾望的享樂主義為終極價值觀。針對這些現象,基督徒應學效耶穌「道成肉身」的生命,走入世界,找到最合適的「接觸點」,讓語言能有效地乘載神的道,刺入剖開每個人的心思意念。

5.2敘事方式和情感經驗的分享
         因應後現代主義者熱愛追求靈性生活與主觀經驗的特點,基督徒可以從信徒主觀經歷真神的角度切入,分享我們經歷神的見證與我們更新的生命,再一步一步解決他們對信仰的疑惑和誤解。基督徒的神學論述應當是與自己的生命緊密相連的,我們在神學中對神的深刻認識自然而然地燃起我們對神對人的熱情。當我們能夠用我們自身的生命去闡述神學理論時,不但能使聽者較不易升起對絕對真理的拒斥,同時亦能以此見證上帝實在的作為與帶領,吸引人渴慕有神同在的生命。
         英國神學家奧斯丁創立語言行動理論,說明神的語言行動本身帶有能力與權威。神的話語不單是命題性的,指涉外在世界實體,同時也有非命題性的,神藉各種不同體裁表達出各式各樣的語言行動,激發我們的心靈有所行動,從心底發出對神的讚美。(蕭保羅:神學的視野)我們的神學論述本來就與實際行動脫不了干係,這也是我們在後現代表達神學論述時的提醒。
         信仰中也有超越人的理性所能徹透理解的部份,此時語言中所帶出的行動才能讓我們在信心中經歷神,體驗神奧祕旨意中的豐富。那麼此時情感經驗的分享、敘事型態的表達,其實是一件很自然的事情。對於後現代的人來說,這種方式也是他們比較能夠接受,甚至被我們的生命打動的方式。

5.3重視人的整全個體和福音的群體性
         後現代社會中,人們是十分孤單疏離且空虛的。在以語言表達神論述時,我們也要考慮到人的整體需求。一方面在表述中讓人見證到我們的身體、心靈、感性、理性、社交都因為神而豐盛;一方面我們也必須靠恩以屬天的愛作為基石,才能關切到人整全的本體,填補人們各方面的空虛孤寂。
         在後現代的疏離氛圍下,基督徒也應更加看重關係的培養與建造,將個人的救恩提升到群體的成聖,使得「全身都靠他聯絡得合式,百節各按各職,照著各體的功用彼此相助,便叫身體漸漸增長,在愛中建立自己。」(弗4:16)

5.4著重多元文化的交流
         後現代出現多元文化主義構成的意識形態,是我們必須拒絕的。然而我們接納文化的多樣性,在尊重的前提下領人歸向基督。
         福音是普世性的,我們應當著重多元文化的交流切磋,以建構更加充實、廣泛的神學領域,落實並促進「神學全球化」;我們也要致力於處境相關化(contextualization),基於當地過往經驗及目前處境,「使聖經的觀念和理想落實在某文化處境內。」(克圖)在包容、不斷往返於對話間的過程,我們用語言所表達的神學論述才能確實地讓「神的旨意行在地上如同行在天上」(太6:10)。

5.5以大前題建構神學思想
         既然後現代不接納絕對真理的存在,我們自然可以邀請旁人暫時接受我們「啟示性基礎主義」中的前題,進而思考信仰。在此同時,我們也不要忘了考量他們的思想型態和前題,以作出回應和神學對話的建構。

六、 結語
         要以語言在後現代表達基督教的神學論述,我們必須以一顆謙遜而堅信的心來面對挑戰。在謙遜中,我們才不致讓我們的驕傲阻擋了真理;在堅信下,我們能夠放膽地講論神的道。我們無論作什麼,總是要出於愛神與愛人。從後現代詮釋學氛圍下對內的反思、對外的批判反駁,到考量後現代群體的需要而作出回應,這一切都是為著福音的緣故。
         另外,我們也該知道文化思潮乃是一個演變的過程,將會被下一個思潮取代。一方面,我們的神學內容要以永恆不變的真理為依據,以超越文化普世性的真理為主軸;另一方面,我們也不要拘泥於某種特殊的思想,在有限度的彈性下因應不同世代社會的各種現象與氛圍。(艾歷森)不管在任何思潮影響下的詮釋學,都無法動搖上帝客觀的存在和啟示,也無法改變語言在上帝恩典之下所擁有的指涉性。「神的道是活潑的,是有功效的,比一切兩刃的劍更快,甚至魂與靈,骨節與骨髓,都能刺入、剖開,連心中的思念和主意都能辨明。」(來4:12)我們在堅信之中向上帝求智慧,在不斷變動的環境中將不變的真理以語言表述,讓真理的永恆性和超越性突破各種文化思潮的重圍,穿透每一個人的心!
         願我們承載真理的語言和聲音劃過時空,讓眾人都尊祂的名為聖,在盼望中等候祂的國降臨,好叫祂的旨意行在地上,如同行在天上!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belovedeagle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3) 人氣()